| ||
跟著別人做就沒錯? 舉例來說,筆者曾經聽過某位宗教界前輩透露過,近十多年來很流行帶尾戒防小人的觀念,其實只是當初一個賣戒指的商家提出的廣告語,但在大量廣告曝光,人云亦云、積非成是的累積之下,這就成了民眾一個牢不可破的觀念了。每次當有朋友問到:到底是否戴尾戒真能防小人?筆者也多半回答:這是自我提醒的成分居高,讓自己能夠謹言慎行以免讓小人有可趁之機。此外,當筆者見到來詢問運勢的朋友帶著尾戒,馬上就能斷言對方易犯小人,說穿了沒有什麼神奇之處,不過可惜許多人不會做此逆向思考。 而拜拜也是如此,或許跟著別人拜沒有什麼不對,但也很有可能跟著錯拜而不自知,就像筆者到行天宮,看著許多人從廟側虎口進入而不自覺,或許因為前面有人走就跟著這樣走了,入廟的第一步就錯了,廟中熙來攘往人潮眾多,也看著許多人拿著香直接拜主神,然後卻把香插進天公爐。這樣的拜法,就好比想去美國旅遊,卻去申請了加拿大簽證一樣,看似相近,到頭來卻是行不通也。 簡單來看看進廟拜拜的幾個重點。 進龍門出虎口 進入廟宇參拜,首先必須遵守「龍進虎出」的原則,也就是從廟宇座向的龍邊「我們行進方向的右邊」進入,而從廟宇座向的虎邊離開,如果還是搞不清楚,那就記得跟捷運一樣靠右邊走就沒錯囉!一般廟宇當中多有指示「參拜方向」,只要順著參拜方向前進即可。 先拜天公 進廟參拜一般就遵從廟裡的指示順序,記得首先對外先拜天公,從天公爐開始插第一炷香,接著拜主神,再其次是配祀神。如果廟宇當中沒有指示牌,那麼,只要記得「天上天公」這句俗諺,面朝廟外先拜天公準沒錯,然後再拜廟宇正殿所供奉的主神。因為神明的座向跟我們是相反的,所以要以左尊右卑的原則來祭拜。如果廟宇有後殿,進入後殿,再從我們的右到左「神明座向的左至右」一一祭拜配祀神就可以囉! 香該如何拿? 「香氣沈沈應乾坤,燃起清香透天門」這兩句話道盡了清香三炷的作用。隨著裊裊香煙,信者心中的祈願隨之傳遞到神明的處所,是以在拜拜的程序當中,香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。而該如何正確地拿香呢?點燃香之後,必須以雙手持香,以右手持香、左手護持。拜拜之時,香的高度要在鼻端,以身體鞠躬三拜,而非手持香上下揮動拜拜。插香的時候要用左手,這也是陰陽的概念,左手為陽右手為陰,所以用左手插香、手心朝向自己才正確。此外,盡量將香插到香爐的中央插正,不宜歪斜也盡量避免插到香爐最邊緣,以免香頭傷及後來插香者的手。如果要插三炷香,第一炷香先插中央,其次為龍邊(面向神明的右邊),再其次為虎邊(面向神明的左邊)。 拜神怎麼開口說? 在拜拜的時候該怎麼說?說些什麼?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提出這個問題,而答案不外乎:告訴神明你是誰、住哪裡。但實際要拜拜的時候,好像又不知道該從何開口。進廟拜拜,首先必須知道宮廟的名稱,再其次,也必須知道主神是哪一位神尊?如果真的搞不清楚的話,那就請你跟我這樣說! 沒有特別祈求時,你可以這樣說: 「眾神尊在上:弟子╱信女某某某,向某某宮座上的眾神、尊請安。請保祐弟子、信女闔家平安。無盡感恩。」無論你是說國語或是講台語,這句話都相當通順不拗口,很多人習慣說:「神明 在上,我是某某某」這種說法或許沒有錯,只是語氣上就不夠恭敬,「我」是平輩之間才能有的自稱。 其實在稱呼方面,對長輩就應該要用謙稱,自稱是「晚輩」,只是隨著時代演進,這些禮儀也被當成舊八股給淡忘了。不過對神明,還是不要以「我」來自稱會比較好。而進門先打招呼也是基本的禮貌,就像小時候去別人家,長輩都會教我們要稱呼說:張阿姨好、或王叔叔好,不過當沒有長輩提點,而你沒辦法很確定對方姓什麼的時候,最好的方式就是稱呼:叔叔、阿姨您好!對神明也是一樣,如果無法確認如何稱呼,那就稱呼為眾神尊,就一定錯不了囉!最後對神明表達感恩之意,也是一種虔誠的敬意,就像我們要常說謝謝一樣,不是一定要有所求才需要感恩的哦!這樣拜拜,神明就能夠感受到你的誠意囉! 擲筊的方式 「擲筊」,又稱「擲筶」,也就是一般說的「跋杯」,是信眾跟神靈之間最直接的單向溝通方式,用擲筊來請示神靈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立見分曉的方式。也就是透過得到的「杯」,向神靈請示所問之事「可」與「否」。杯筊的材質有木製、塑膠、竹根、樹根等等,作成立體的新月形狀,一面平面稱為陽面,另一面凸起稱之為陰面,再漆上紅色,而杯筊的大小一般以手掌能夠合住為原則,不過也有特別製作的大型筊杯,但特殊尺寸的筊杯就必須請示神明是否合意才可以使用。 (本文出自廖翊樺老師新書《拜對了,才神!》,由尖端出版) |
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
拜對了才神/初一求好運 進廟怎麼拜?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